【英雄志 民族魂】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的纵身一跃

发布日期:2025-10-12 05:14    点击次数:57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中国军视网特开设【英雄志 民族魂】专栏,挖掘整理抗战时期英烈的感人事迹,展现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浴血奋战的壮丽篇章,激励后人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赓续红色血脉。本期推出《【英雄志 民族魂】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的纵身一跃》。

在革命老区河北易县,三座高峰连绵耸立、峥嵘险峻,远望状若狼牙,因而得名“狼牙山”。

抗日烽火中,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5人视死如归的纵身一跃,让太行山东麓仅有千余米海拔的狼牙山,成为世人仰望的精神之巅。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题的词。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兵力,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残酷的大规模“扫荡”。9月25日,日伪军3500余人围攻狼牙山地区,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5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为了不让日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利用地形节节阻击、边撤边打。

展开剩余46%

经过激烈战斗,5位战士将敌人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直至打光最后一颗子弹,他们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5位战士无所畏惧,决定慷慨就义。“无论如何不能当俘虏。”年仅21岁的班长马宝玉坚定地说道,武器也绝对不能留给敌人。

就这样,5位战士毁掉枪支,一声声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纵身一跃,毅然跳下了悬崖,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悲歌。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挂在山腰树枝上身负重伤,后由群众救出,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英雄事迹传开后,极大地鼓舞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斗志。边区军民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奋战,先后作战800余次,粉碎了日军消灭边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摧毁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狂妄企图,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陀峰顶修建了“狼牙山三烈士碑”。1959年5月重建,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狼牙山五壮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英雄壮举,为后人所敬仰、传颂。如今,在狼牙山脚下,他们的雕像巍然矗立,如同不朽的精神丰碑,向世人昭示着中华儿女宁折不弯的民族气概。

2014年9月,“狼牙山五壮士”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发布于:北京市